复合型机器人

当前位置:前位置:首页 > 复合型机器人
全部 1777

2019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形势展望,下

时间:2024-03-27   访问量:0

2019年中国机器人工业发展形势展望(一)

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A)核心部件尚未损坏。

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质量稳定性和量产能力有待全面提升,核心零部件对进口的长期依赖有待突破。在精密减速器方面,目前苏州以格林为代表的国产谐波减速器可以替代进口,但是RV减速器因为传动精度和扭转刚度的原因仍然无法摆脱依赖进口的局面。至于伺服电机,目前国内的伺服电机只能满足一些低端的要求。机器人需求;在控制器方面,国内厂商已经解决了问题,但在稳定性、响应速度、易用性等方面与国际主流品牌差距较大。

(二)经营压力较大。

一方面,中国工业机器人我们的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生产成本、采购成本、管理成本都比较高。相比之下,国外机器人企业起步早,产业基础成熟。很多企业本身就是关键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商。例如,发那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数控系统制造商。安川是全球最大的电机制造商之一,在成本上具有天然优势。另一方面,在缺乏技术和成本优势的情况下,一些国内机器人企业以产品的“性价比”打开市场,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导致利润空间减少。例如,2018年前三季度,新时达和埃斯顿分别实现净利润0.52亿元和0.5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6亿元和0.93亿元大幅下降。

(三)专业人才缺口大

机器人行业有多层次的人才需求,据教育该部等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计,到2020年,我国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将达300万;到2025年,人才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至450万。虽然中国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不断增加机器人技术研究和本体开发方向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但现场调试、维护运行、运行管理等应用型人才培养仍有欠缺。

(四)检测认证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与国家机器人州测试和评估中心机器人中国高闯中心机器人随着产业联盟等部门在制定标准规范、实施检测认证方面的不断进步,我国正在机器人行业标准和认证规范的缺失有望继续改善。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关注的只是中国的一部分。工业机器人部分产品经过生产企业检验,但缺乏相关标准和专业研究,检测仪器匹配性差,检测结果可靠性低,检测项目不能满足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

三。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一是在资金、税收、产品销售补贴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以提高国内产量工业机器人使用率。对生产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扩大《第一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推动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R&D及其应用。二是研究制定行业应用引导政策。例如,对于一些有毒、有害和危险的工作,有必要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对于高温、高噪音等恶劣环境的工作,鼓励机器人而不是劳动。三是鼓励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和民间资本参与。机器人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加快技术研发,突破重大标志性产品,加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技术和质量研究,提高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电机、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的质量稳定性和量产能力。二是针对市场需求,重点是汽车、机械、电子、国防军工、化工。工业机器人,特殊机器人和医疗卫生服务。机器人医疗保健的应用需求、研究与发展机器人,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防爆的机器人等等,促进产品升级。三是搭建人工智能、感知、识别、驾驶、控制等下一代技术的研发平台,同时注意其一直不存在。机器人能源、大数据、 技术系统中包含的安全和材料。

(三)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切实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依托中科院等知名研究机构通过大型合作项目的实施,合资企业培养了从R&D、生产、维护到系统集成的多层次技术人才。二是利用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制度,通过实训项目培养人才。三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

(四)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第一,根据“机器人《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部署将加快推进机器人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业机器人工业标准条件"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公告等行业政策的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行业规范管理。二是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工业机器人行业内具备规范条件的企业进行公告,引导各类鼓励政策向公告企业聚集。推动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精益管理能力建设,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促进机器人产业理性健康发展。三是增加服务。机器人对于制造业相关的统计,我们可以从几个有代表性的产品入手,对产值进行统计, 收入和利润,从而为产业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五)拓宽投融资渠道。

首先是改善财务机器人产业支持,鼓励各类银行和基金在其业务范围内支持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功能强的企业。机器人项目,促销机器人租赁模式。二是建立国家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从国家层面进行战略引导和统筹规划,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优化资金配置方向。三是引导地方政府根据本地优势和政策特点设立专项配套资金,促进机器人企业与地方政府和园区互动合作。

上一篇:【盘点】2019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0家机器人企业

下一篇:【年度特辑】2019年机器人在线大事件回顾

返回顶部